1963年4月30日,一艘名為“躍進號”的貨輪,滿載著1.3萬噸玉米從青島港出發,前往日本名古屋西港。當時,國際形勢嚴峻,西方國家經濟上對華嚴密封鎖,中國對外貿易和遠洋運輸主要依靠租用外輪,困難重重。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新中國成立后,親屬們在得悉周恩來當上一國總理之后,希望獲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來頭腦冷靜,在處理親屬的一些要求時,都能直面應對,絕不違反黨的紀律,為全黨樹立了榜樣性的“官德”。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73年10月14日,周恩來(左四)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右四)參觀洛陽龍門石窟 反復看了魏碑拓片,最終因為沒有湊足500元錢而依依不舍地離去 1973年10月,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周恩來覺得自己的身體還不錯,于是陪同來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一行前往河南洛陽。這是周恩來的最后一次外出視察。
《紅巖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雖位高權重,卻嚴于自律、為人表率,都曾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制定過律己治家的“約法三章”。其操行守則,簡明扼要,字字千金,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本色和高風亮節。
《新湘評論》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偏愛霉干菜 有一次,周恩來與賀龍元帥同在杭州樓外樓飯店用餐。因為周恩來是“回頭客”,飯店知道他喜歡吃什么,便特意為他烹制了兩道菜:干菜蒸肉、蝦仁干菜湯。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開國總理周恩來在建國初的1958年和1960年,他曾先后三次會見老家淮安縣的領導,和他們談淮安的家里事。然而人們沒有注意到的是,周恩來這三次與家鄉“父母官”的會見,雖都在北京,卻是在三個不同的地點,這里有什么不同背景或是有什么隱情嗎? 這三次會見的地點分別是: 1958年7月23日和27日在中南海西花廳的后客廳會見淮安縣副縣長王汝祥。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在偉人周恩來生前自己填的表格上,都是192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比他實際入黨時間要少一年半。周恩來到底是怎么入黨的?他為什么要少報黨齡呢?現在改過來了嗎?把這個歷史事實澄清于廣大讀者,足以見證周恩來的一貫謹慎和謙虛。
周恩來、鄧穎超貼身警衛、原中央警衛局副局長高振普少將作客人民網,為網友講述記憶中的周總理。 高振普說,1961年以后到文化大革命1966年以前,這期間我們國家經濟條件好一點了,所以周總理也有一點時間休息,比如去看看戲,看看節目,到公園去散散步,有時候是可以的了。
周恩來、鄧穎超貼身警衛、原中央警衛局副局長高振普少將向網友講述記憶中的周總理。 高振普介紹說,總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是按照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的思想作風去辦事,受他們言傳身教的影響。
【編者按】紀律,對一個政黨有多重要?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奔o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加強紀律建設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