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1日15:06 來源:人民網-讀書頻道
時針走得太快了,眨眼快到6點鐘。
周恩來囑咐提前叫他。但是,大家總想讓總理多睡一會兒,就眼睛一眨不眨盯著鐘表的時針,靜靜地一秒一秒地讀,當大家在外間數到6點25分時,只聽見里屋一聲“哎呀”,秘書進去一看,周恩來已經坐了起來,正在看手表:“就剩五分鐘了!讓你們提前叫我,為什么不叫呢?我是來陪外賓的,外事活動我們要帶頭遵守紀律。以后可不要這樣了。”
大家誰也不申辯理由,覺得讓總理多睡了一會兒,挨點批評也值得。
周恩來和外賓就要走了,和來時一樣,他和地方負責人一一握手告別,表示謝意。大家說:“歡迎總理再來洛陽!”
周恩來一高興,提高嗓門回答:“明年‘五一’我來洛陽看牡丹!”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年“五一”,牡丹花期將至,周恩來卻病情加重,即將住院。為中國革命奮斗奔波了一生的周恩來,把他最后的足跡留在了牡丹的故鄉,“明年我來洛陽看牡丹”的承諾,也成了永遠無法兌現的遺憾。
周恩來回到北京后,醫生們還是和以前一樣,對尿的檢查十分嚴格,因為觀察尿色是最直接掌握病情的方法,跟隨身邊的張醫生每隔兩三小時就提醒總理解手。
十月底的一天,周恩來在大會堂福建廳約人談話。張醫生發現總理已經好幾個小時沒有解手了,應該進去催促一下。他一進會議室,周恩來馬上意識到是提醒他該解手了,所以沒有等醫生說話,便主動起身去了衛生間。
周恩來解手出來,看了醫生一眼,什么也沒有說,快步走向座位。可這一眼,卻叫熟悉他的醫生心跳加快,這是什么樣的眼神?這么古怪?醫生隨后一步沖進衛生間,完了??尿血??只覺得腦子“轟”的一聲,整個房間都在眼前晃動。
張醫生第一反應就是趕緊給總理服鎮靜藥,怕他心臟出問題,然后寫了個條子給在場參加會見的葉劍英:葉帥,總理剛才小便出血,看來已經復發。
這一個“復發”之詞,意味著周恩來很可能不再屬于三分之一治愈的病例!葉帥深知其詞語的分量。
不一會兒,葉帥神情緊張地走出來問張醫生:“怎么回事?張大夫,總理怎么了?”
張醫生將剛才發生的情況向葉帥匯報,說到總理最近心情不好,拒絕化療,癌細胞又抬頭時,只聽見葉帥長長的嘆氣聲。
“別緊張,要沉住氣,我來想辦法,我來想辦法。”說真話,此時此刻葉帥就是他們醫生的堅強后盾。如果不是這樣,他們的肩膀真不知道能不能扛住這個嚴酷的現實。
厄運又一次降臨在周恩來頭上,癌癥復發的痛苦遠遠比初期發病要嚴重得多,這次出血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迅猛,量也多。每天失血達100CC以上。這樣嚴重的病情不要說是發生在一個七旬老人身上,就是年輕力壯的人也吃不住勁的。
按照常規,癌癥病人手術后應該住院進行化療,鞏固治療。可是醫生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病人,一個日理萬機的一國總理。他不僅要處理國內各行各業的大量重大事情,還要處理外交事務。只要是外國首腦來中國,周恩來必須出面接見或者親自陪同。
從1973年3月第一次手術,僅半年時間,他陪同外賓走訪了大寨、延安、西安、洛陽等地。所以醫生們對總理只好破例,一切按特別情況處理,讓周恩來的化療在西花廳進行,如果遇到工作繁忙,化療只好采用見縫插針的辦法,隨機進行。